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多栽培为庭园观赏,是极美观的观赏竹种.近年来在福建省南平市栽植的佛肚竹,枯萎病时有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的分离 从野外采集病株,在室内按常规法进行组织分离和纯化,再经分生孢子单孢分离获得纯菌种 J. 1.2 接种试验 将纯菌种在PSA培养基上培养7~9 d,待形成大量成熟分生孢子后,用无菌水配成分生孢子浓悬 浮液(含菌丝).选择佛肚竹健株靠近地面的秆基,用下列方法:秆基枝痕伤口、割伤秆基、烧伤秆基、 无伤秆基进行野外涂抹接种,以无菌水处理作为对照,湿脱脂棉保湿48 h,定期观察症状出现. 1.3 病原菌培养性状观测 将供试菌种切取直径1 cm的菌丝块,分别移人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中,置28℃下恒温培养,逐日观 察记载,试验设3个重复. 1.4 发病规律观测 按常规法定点定时观察病害症状的发展、病菌越冬场所、传播方式、侵染途径和影响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 j. 1.5 室内抑菌药剂筛选 选择75%百菌清、70% 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耐克铜、30%氧氯化铜、50%代森锰锌、80% 代森锌、可杀得2 000、50%扑海因、50%消菌灵等10种药剂,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药剂对病原菌孢子 萌发的抑制作用 J,用1.3的方法测定药剂对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试验设3个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症状 病株*初在靠近地面的秆基竹节枝 条脱落痕伤口溢出粉红色的粘液,并在 竹节的上下方粘结成粉红一桔红色子座. 子座表面凹凸不平,成丘状,山脊状突 起,边缘不整齐(图1:1—2).随着秆基 部子座不断扩展,上部竹叶逐渐脱落, *后全株枯萎.剖开竹腔,维管束变褐, 并具臭味,整个竹腔内布满白色菌丝. 但病株的根系完整无病变.后期(3月下 旬)子座逐渐变为鲜红色,并在突起部 分出现许多浅褐色的小突起,即病原菌 的有性阶段子囊壳. 2.2 病原菌鉴定 2.2.1 接种试验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 明:除对照、无伤和烧伤接种不发病外, 秆基竹节枝痕伤口、割伤秆基2种方法 均能发病,发病率分别为61.54和 56.25.接种后出现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的 症状一致,从接种发病的植株再分离获 1—2 秆基症状;3.从生子囊壳(45×);4.子囊壳(120×); 5.子囊(120×);6.子囊孢子(180×);7.大型分生孢子(18O×) 图l 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 Figure 1 Symptt)m of disease and Morphology of pathogen 得原菌种,证实分离菌是枯萎病的致病菌.病害的潜育期7—13 d,20 d后表现典型的症状. 2.2.2 有性阶段形态 取自然感病与接种发病的竹节处浅褐色小突起的子座,作成切片观察.子囊壳 成丛埋生于子座中,子囊壳球形或略呈扁球形,桔红色至鲜红色,直径66.70~193.43 m,子囊壳壁 分层不明显,子囊壳孔口呈乳头状突出子座.子囊束生于子囊壳基部,无侧丝;子囊棍棒状,顶端有 孔口,基部具一短柄,大小为(40.92~61.79)I,zm X(3.67~6.68) m ,内含8个子囊孢子成单行斜 列;子囊孢子无色、双胞、纺缍形至梭形,成熟孢子具有2个油滴,在隔膜处稍内缩,大小为(7.52— 13.36)Ixm ×(3.51~6.01)p.m (图1:3~6). 2.2.3 无性阶段形态病菌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气生菌丝丛卷毛状,初形成白色菌落,边缘整 齐,后期有少量紫红色素产生.培养3 d后开始产孢,7 d后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梭 形一镰刀形,壁与隔膜都较厚,成熟时l~5个分隔,以3个分隔的为多.多数分生孢子几乎平直,少 数稍弯曲,两端细胞均匀地逐渐狭细,基部无脚胞.1分隔分生孢子大小为(8.35~18.70) X (2.67 ~ 4.18) m ,2分隔为(13.46~25.99)I,zm X(2.67~4.29) m ,3分隔为(15.20~38.66)I,zm X (3.20~5.33) m ,4分隔为(24.38~44.90)I,zm X(3.67~5.18) m,5分隔为(31.57~48.43) m X(4.01~5.85)I,zm(图1:7). 根据上述特征,病菌有性阶段鉴定为鲜红丛赤壳菌Nectria ditissima Tu1.,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 Fus口ri m semitect m Berk.& Rav. 一 . 2.3 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性状 在28 cC下,半裸镰孢霉在PSA培养基和PSA+10%佛肚竹竹秆煮汁培养基上生长*,菌丝层厚 2.4 发病规律观测 2.4.I 病原菌越冬场所对佛肚竹枯萎病发病区进行的定点观察结果表明,7—8月病竹上的子座已全 部消失.9月以后对病竹残枝和林下土壤取样镜检,未见有枯萎病菌的分生孢子、子座和子囊孢子,但 可见大量的菌丝,用PDA培养基25 c【=下培养7 d,可长出典型的半裸镰孢霉菌落和分生孢子.另外, 对从野外采回并在5 c【=冰箱中和室温下保存5个月之久的子座捣碎,收集子囊孢子进行发芽力测定,结 果显示子囊孢子已丧失萌发能力.因而可以证实病原菌是以菌丝在病竹残枝和土壤中越冬. 2.4.2 病原菌孢子的传播2~5月在发病区以东、西、南、北4个方向,按上、中、下3个部位分别 挂上涂有白凡士林薄层的载玻片,24 h后取回镜检,每玻片随机检查10个视野,统计分生孢子数,结 果见图2.在孢子的捕捉过程中,一般晴天捕捉孢 子量少,雨天多,风雨交加的天气则可捕捉到更多 的分生孢子.另外下部比中上部可捕捉到更多的分 生孢子.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是由风雨传播的. 子囊孢子成熟后即可萌发.当出现连续几天的阴雨 天气时,子囊孢子便会萌发产生菌丝,不久菌丝体 上便形成产孢结构,产生分生孢子. 2.4.3 症状发展 对佛肚竹枯萎病的定点定期观 测可知,病害从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发病,3月 上旬一4月中旬霉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5月中下 旬停止蔓延. 2.4.4 病害发生与冻害的关系 据南平市气象站 近年极端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南平地区每年从12日期 图2 病原菌孢子的传播 Figure 2 Dissemiuatiou of BDoreB 月一3月,极端低温在一3—0 oC之间,局部地区可达一5 c【=.在调查中发现,佛肚竹受冻害严重的地 方,枯萎病严重发生,株发病率高达90%一95% ;而未受冻害的佛肚竹则未见有枯萎病的发生.因此, 佛肚竹枯萎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佛肚竹受极端低温严重冻害之后,导致兼性寄生的镰孢霉侵染为害. 2.5 室内抑菌药剂的筛选 1 000~4 000倍液的代森锰锌、百菌清、消菌灵、可杀得、代森锌、氧氯化铜、甲基硫菌灵、耐克 铜,以及1 000倍液的多菌灵能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1 000~4 000倍液的代森锰锌、百菌清、消菌 灵、扑海因、代森锌、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能抑制病菌子囊孢子的萌发.500一I 500倍液的可杀得和氧 氯化铜、500一l 000倍液的耐克铜能抑制病菌菌丝生长(表2). 2.6 佛肚竹枯萎病的防治 由于佛肚竹枯萎病是由冻害而导致土壤习居性的兼性寄生菌镰孢霉侵染所致,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1)应选择朝阳面,地势平缓的地方种植,加强抚育管理,及时除草,高墩式培土以利排水,促 进佛肚竹生长势,增强抗寒和抗病力. (2)对病竹在离地面15~20 cm处锯去上部枯萎竹杆,在锯断面 及杆基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杀菌剂涂抹,防止病菌感染,然后在竹兜周围挖沟,撒生石灰0.5 kg,再 培土,效果很好.(3)注意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防寒防冻措施,是防止佛肚竹枯萎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3 讨论 佛肚竹枯萎病病原菌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菌Nectria ditissima,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Fusarium semitectum.据文献记载,引起佛肚竹枯萎病的病原菌还能危害番茄、茄、玉米、荸荠等作物 J,以 及苹果、桦、栎、槭、菩提树、赤杨、槐和榛等阔叶树 和麻竹¨ ,而佛肚竹为其新寄主.佛肚竹枯 萎病病原菌的无性阶段半裸镰孢霉是土壤习居性的兼性寄生菌,它以菌丝体在土壤、病竹残枝上越冬. 2月下旬至3月初借风雨传播,从茎基竹节伤口侵入.3月上旬~4月中旬霉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5月 中下旬病害停止蔓延.冻害是诱导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加强抚育管理,防寒防冻是防病的根本措施.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