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侵犯了您的隐私,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
病害学名:Pseudocercosporachrysanthemicola(Yen)Deighton.为害多种作物,分布于全国各地。
一、为害症状:叶片上初生无明显边缘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褐色至紫褐色病斑,大小4-15mm,微具轮纹。病斑外围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晕,常融合成斑块,致叶片变黄干枯。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称菊生假尾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浅青黄色,从气孔伸出,具隔膜,宽1.5-2.5um。子座生在气孔下,暗褐色,不规则形,宽35um。分生孢子梗2-20根从气孔伸出,多根簇生在小子座上,浅青黄褐色,直立或弯曲,有曲膝折点0-2个,有时分枝。分生孢子倒棍棒状,青黄色至浅青黄色,3-13个隔膜,大小30-115X3-5
三、发病特点: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
四、流行动态: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五、防治方法
(1)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口十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
(2)清沟排渍,避免偏施氮肥,增强寄主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1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六、常用药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1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
七、**药剂:喷克菌阿米西达醚菌酯等。